今日全球央行最新动态:鹰鸽分化加剧 政策转向待数据验证

11月21日 22:10

   临近年末,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政策分化格局持续深化。11月21日,美联储鹰派信号进一步强化,欧洲央行维持谨慎观望,日本央行内部加息分歧升温,英国央行则面临降息预期与通胀黏性的平衡难题。各央行决策均聚焦数据验证,核心经济指标与政策预期的博弈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美联储政策“鹰声”渐浓,12月降息预期基本降温。继10月降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官员近期密集释放谨慎信号。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明确表示将在12月反对降息,强调通胀仍呈上行趋势,回归2%目标需更长时间。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更指出,当前利率需维持至2026年二季度才能确保通胀稳定回落。数据层面,美国政府停摆导致10月CPI和非农就业等关键数据缺失,仅非官方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存压,这让美联储缺乏政策调整的明确依据。截至11月21日,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已升至55.6%,降息概率跌破50%至44.4%。

  

   欧洲央行坚守“观望立场”,政策调整需待通胀确认。在连续三个月维持利率不变后,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武伊契奇近日表态,当前货币政策“处于良好状态”,无需过早调整。尽管欧元区9月通胀率微升至2.2%,但主要由服务价格推动,未引发全面通胀压力。市场普遍判断,欧洲央行将在通胀明确回落至2%目标且经济未陷入衰退前,保持政策稳定,既避免过度刺激,也防止抑制复苏。

  

   日本央行内部分歧扩大,加息时点引热议。10月30日日本央行连续第六次维持利率不变,但9名政策委员中已有两人投出反对票,高田创认为经济已摆脱零通胀,田村直树则主张加息至中性水平。央行总裁植田和男强调,明年春季劳资谈判结果将是政策调整的关键,但若初步数据符合预期,无需等待最终结果即可行动。东京都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为全日本数据提供支撑,市场预期年末或明年年初存在加息可能。不过新政府对宽松政策的偏好,仍为货币政策转向增添不确定性。

  

   英国央行成“分化代表”,降息预期与通胀压力博弈。英国央行11月维持利率在4%不变,但行长贝利暗示12月可能降息,因经济增长疲弱和就业恶化将抑制通胀。当前英国3.8%的通胀率在七国集团中最高,利率水平也两倍于欧洲央行,政策陷入“控通胀”与“稳增长”的两难。机构分析认为,若10月、11月通胀数据如预期回落,12月降息概率将显著上升,成为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开启降息周期的代表之一。

  

   整体来看,全球央行政策已从“同步行动”转向“因地制宜”,美联储的鹰派立场与英国的降息预期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央行的内部分歧则折射出政策转型的复杂性。未来一个月,各国通胀、就业数据及年末议息会议将成为关键节点,政策动向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亚汇网编辑:冰凡)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