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全球央行阵营呈现政策分化与创新并行的态势。发达经济体多聚焦年底利率决策的审慎把控,而捷克央行开创性购入比特币的实验持续发酵,新兴市场则坚守审慎立场以平衡通胀与增长,各类动态共同塑造着当前全球金融政策的多元格局。以下是具体详情:
发达经济体:年底利率调整分歧加剧。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仍迷雾重重,因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失业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延迟发布,美联储缺乏判断经济态势的充分依据。尽管此前有白宫经济官员力主12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但多位美联储官员表态谨慎,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强调需确保通胀可持续回归2%目标,当前利率大概率维持一段时间。欧洲央行方面,管理委员会成员此前明确当前货币政策“处于良好状态”,欧元区9月通胀小幅攀升未引发全面压力,市场普遍判断其年底前不会调整利率。英国央行则成为发达经济体中的潜在变量,行长贝利暗示12月利率决议将纳入财政预算案考量,叠加通胀有望回落的预期,机构普遍认为其12月降息可能性较大。
捷克央行:数字资产实验成行业焦点。11月20日,捷克央行首次直接购入比特币及数字资产的100万美元试验性投资组合仍持续引发全球央行界热议。该行行长阿莱什?米赫尔重申,此次购买并非追求短期收益,而是为获取数字资产管理的第一手经验,应对未来资产代币化趋势。该组合被归类为“无形资产”,独立于外汇储备,不会影响捷克克朗的法定货币地位及央行抗通胀核心任务。此次举动开创了全球央行作为货币当局直接持有比特币的先河,区别于主权基金的间接投资模式,为其他央行应对金融数字化浪潮提供了全新参考样本,其后续2-3年的评估结果将备受行业关注。
日本央行:加息博弈受新政府政策影响。日本央行的政策走向持续受新政府干预,新一届政府高层明确要求央行暂缓加息至明年1月,以配合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此前该行10月会议纪要曾暗示最早12月可能加息,形成政策预期矛盾。当前日本央行维持0.50%的政策利率不变,行长植田和男始终坚守宽松基调,强调需等待物价与工资上涨的“良性循环”。市场对其加息时间点预判分化,摩根大通认为可能推迟至明年1月,野村证券则预测若日元贬值剧烈,不排除12月提前加息的可能。
新兴市场央行:坚守审慎立场防风险。巴西央行仍维持15%的基准利率不变,虽近期通胀指标有所改善,但仍高于目标水平。该行强调在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需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及国内财政影响,若不确定性加剧,不排除恢复加息周期。马来西亚央行连续第二次维持2.75%的隔夜政策利率,其通胀处于温和区间,2026年通胀预期稳定,但央行担忧全球经济潜在风险,明确将继续保持审慎立场,平衡经济增长与价格稳定目标。此外,秘鲁等国也维持现有基准利率不变,新兴市场整体形成以稳为主的政策共识。
(亚汇网编辑:冰凡)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