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官员重要讲话汇总(2025年11月11日)

今天17:43

   一、讲话核心基调:分歧白热化,政策路径成谜

  

   11月11日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形成“鹰鸽对立、中间观望”的鲜明格局。在年内已两次降息25个基点后,决策层对12月是否继续宽松的分歧显著扩大:鸽派阵营力推激进降息,以美联储理事米兰为代表呼吁至少降息25个基点,甚至主张50个基点;鹰派阵营坚决反对宽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强调降息空间已耗尽;中间派则持观望态度,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等呼吁“以数据为锚”。这种分裂态势导致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的12月降息概率维持在63%,较前一日仅微升1个百分点,市场对政策路径的迷茫情绪加剧。

  

   二、三大阵营核心观点与逻辑碰撞

  

   (一)鸽派阵营:经济动能衰减,需加码宽松

  

   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为核心的鸽派明确主张“激进降息”,形成最强宽松呼声:

  

   降息力度诉求:米兰在11日采访中直言,12月降息“至少应达25个基点,50个基点更为合适”,并强调这是防止经济动能进一步衰减的必要举措。他透露,自己在9月、10月会议上均因反对25个基点的“保守降息”投下反对票,认为当前政策调整速度滞后于经济降温节奏。

  

   核心支撑逻辑:米兰指出,政策对经济的传导存在12-18个月时滞,若仅依据当前数据制定政策,本质是“向后看”的短视行为。尽管政府停摆导致部分数据缺失,但现有指标已显示通胀与劳动力市场双双放缓,足以支撑更激进的宽松。

  

   风险警示:他特别警告,若12月停止放松政策,可能导致消费支出与企业投资“双重收缩”,使经济陷入“低增长陷阱”。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持温和鸽派立场,虽未明确支持降息幅度,但强调对进一步宽松持“完全开放态度”。她观察到工资增速放缓已显现劳动力需求降温迹象,而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未形成广泛传导”,为政策宽松提供了空间。

  

   (二)鹰派阵营:通胀未达标,宽松需刹车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勒姆与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构成鹰派核心,坚决反对进一步降息:

  

   政策红线表态:穆萨勒姆在11日讲话中明确表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当前利率水平已接近“不会对通胀施加下行压力的临界点”,继续宽松可能导致政策过度宽松。他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迎来强劲反弹,支撑因素包括政府停摆结束、财政支持到位及前期降息效果显现。

  

   通胀担忧焦点:哈马克更强调通胀风险的顽固性,指出当前通胀率仍“显著高于2%目标”,且辖区内企业已开始计划转嫁回升的成本压力。她预测,通胀最快需到2026年后一两年才能回归目标,若此时降息,可能使美联储“近十年物价稳定目标落空”。

  

   民生视角补充:穆萨勒姆特别提及,中低收入家庭正面临购买力侵蚀压力,越来越多人依赖食品救济站,这种状况“更需要通过抑制通胀重建实际收入,而非单纯降息”。他指出,当前通胀中约40%来自关税因素,属于政策难以直接调控的外生变量,盲目降息效果有限。

  

   (三)中间派与主席立场:模糊表态加剧市场观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未在11日公开讲话,但市场仍高度关注其10月会议后的鹰派基调。他此前明确表示,12月再度降息“远未成定局”,打破了市场对“连续降息”的惯性预期,成为当前鹰派阵营的隐形支撑。市场普遍认为,鲍威尔的态度受“通胀未达标”与“经济韧性犹存”双重影响——美国消费者支出仍保持韧性,劳动力市场维持“低招聘、低裁员”的微妙平衡,使他对激进宽松持谨慎态度。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则代表中间派立场,未直接表态12月是否降息,但提出“中性利率估算可能偏高”的新视角,暗示若该判断成立,美联储仍有宽松空间,同时不削弱抑制通胀的力度。他特别强调央行独立性的重要性,间接回应了市场对“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担忧。

  

   (亚汇网编辑:章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