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科创板市场呈现“指数调整、个股分化”的震荡格局,科创50指数早盘高开后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报1370.25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5%,成交额较昨日萎缩8.3%至892亿元。尽管指数整体承压,但半导体细分赛道与高端制造领域表现活跃,8只个股涨超10%,同时资金流向呈现明显的“弃高就低”特征,市场结构性机会持续释放。
一、指数与个股表现:头部拖累明显,细分龙头领涨
从整体盘面看,科创板当日涨跌分化显著。截至收盘,上涨个股208只,下跌个股357只,涨跌幅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涨幅方面,灿芯股份以20.01%的涨停幅度领涨全场,截至收盘报93.58元,换手率高达39.83%,成交金额8.86亿元,振幅达16.77%,成为日内资金博弈的核心标的。有研硅、嘉必优分别以15.42%、19.98%的涨幅紧随其后,其中有研硅换手率突破10%,显示资金对半导体材料赛道的关注度升温。
下跌端则以权重股和前期热门股为主,中芯国际当日下跌3.69%,直接拖累科创50指数表现;浩欧博、亚信安全等个股跌幅超9%,其中浩欧博换手率仅1.97%,反映出部分弱势个股流动性萎缩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涨幅超10%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计、新能源材料等领域,而跌幅居前的个股多涉及生物医药、网络安全板块,板块轮动节奏明显加快。
二、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出加剧,聚焦细分龙头
当日科创板资金面呈现“整体流出、局部集中”的特征。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327.57亿元,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98.72亿元,净流出规模较前一交易日扩大23%,393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抛售。资金流出主要集中在头部权重标的,中芯国际以17.00亿元的净流出额居首,海光信息、澜起科技分别净流出7.96亿元、4.48亿元,上述三只个股合计净流出占科创板总净流出额的30.8%,反映出资金对高位权重股的避险情绪升温。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细分赛道龙头获得资金逆势加仓。中控技术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210.74万元,成为科创板资金流入冠军,恒玄科技、厦钨新能分别净流入6819.67万元、5201.09万元,这三只个股均属于高端制造或新能源赛道,且近期业绩预告表现亮眼。从资金连续性看,福立旺已连续8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鼎阳科技、天承科技连续流入7天,资金对优质成长标的的长期配置逻辑清晰。
三、核心驱动因素:政策与业绩主导分化
板块分化的背后是政策导向与业绩预期的双重驱动。政策层面,近期工信部发布《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直接推动有研硅、芯原股份等相关个股走强。而生物医药板块则受医保谈判预期影响,部分创新药企估值承压,导致浩欧博、诺禾致源等个股回调。
业绩预期差异进一步放大分化格局。截至11月12日,科创板已有123家公司披露三季报,高端制造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速平均达28.3%,而生物医药板块增速仅为5.1%。灿芯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2.1%,叠加订单量环比增长30%的利好,成为资金追捧的核心逻辑;反观部分下跌个股,如永信至诚,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5.7%,业绩压力下资金加速撤离。
四、后市展望:关注两条主线
短期来看,科创板仍将维持震荡分化态势,科创50指数在1350-1400点区间的支撑与压力较为明确。操作上建议聚焦两条主线: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大、业绩确定性高的半导体材料、新能源赛道,重点关注连续获得资金流入且估值合理的标的;二是前期调整充分、三季报超预期的高端制造个股,规避业绩承压的高位题材股。
中长期而言,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与科技创新政策持续落地,科创板的优质成长属性将逐步凸显,后续可重点跟踪11月底披露的半导体产业基金投资动向,以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科技创新的部署,这些因素将成为市场方向切换的关键变量。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