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许多人预订机票后,却成了不法分子行骗的主要目标。以航班延误、发放延误险为由骗取旅客支付信息,均属于典型的机票“退改签”诈骗。央视今日曝光了一起机票退改签骗局。事件的起因是,浙江温州的叶女士接到自称“机场客服”的电话,称其航班因“机翼受损”取消,需立即改签领取理赔款。在对方准确报出她的个人信息和航班信息后,叶女士信以为真,下载了指定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所幸,叶女士在紧急关头及时察觉异常,赶到派出所紧急冻结账户,保住了卡里的15万元。除此之外,广东清远市清城区居民苏某遭遇了同样的骗局。诈骗分子以“飞机故障需改签”为由,诱导苏某下载“云×通”App并加入指定会议房间。在语音聊天指导下,苏某向陌生账户转账49800元。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对相关嫌疑账户采取止付冻结措施。但苏某的损失已经造成,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据央视报道,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订票信息,能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登机时间、航班班次等信息。在受害人临出行前,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骗取信任。初步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谎称飞机故障、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需要受害人改签或退票,并主动提出给予赔偿金,诱导受害人听信骗术,进行下一步操作。进入操控阶段后,骗子主要采取三种手法:以“退款到账/改签确认”为由套取短信验证码;诱导受害者使用一些远程App并进行“操作指导”,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密码和验证码;发送伪造的“退款链接”获取银行卡信息。此外,诈骗分子在沟通中高频使用“紧急”“超时”“最后机会”“负法律责任”等施压话术,制造心理压迫感。保持冷静才能抵制理赔金“诱惑”,保护自身财产安全。此时,我们应牢记“四不原则”: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App不下载不开启共享屏幕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亚汇网必须提醒大家:真正的航空公司除非极端情况,如全航班取消,极少主动致电退改签。更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所以,当接到航班变动通知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官网等多种渠道交叉验证。切记航空公司退款会原路返回支付账户,无需任何额外操作。另外,航空公司或在线票务服务平台一般只会通过其官方电话联系,如果是陌生的个人手机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若不幸被骗,要保留证据并立即报警,争取黄金止付时间。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亚汇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