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周四(11月14日),美原油价格交投于59.090美元/桶附近,涨幅为0.70%。
相关新闻消息
此前受三大机构集体下调需求预期影响,油价经历一波下行后进入盘整阶段。14日当天,原油运输指数同步呈现平稳态势,BDTI(原油运输指数)为889,BCTI(成品油运输指数)为470,运输市场的平稳表现印证了当前原油及成品油流通环节未出现明显供需缺口,难以支撑油价大幅反弹。同时,裂解价差数据显示需求端缺乏有力支撑,NYMEX市场RBOB对WTI裂解13.30美元/桶,HO对WTI裂解24.22美元/桶,ICE市场柴油对Brent裂解18.03美元/桶,各类油品裂解价维持低位,反映炼厂盈利空间有限,对原油的采购积极性不足。
供给端呈现多极化变动特征,整体压力未减。美国方面,飓风拉斐尔对墨西哥湾生产的影响逐步消退,产量稳步回升。EIA数据显示,11月美国石油日均产量预计1344万桶,较10月微降1万桶,12月则将回升至1352万桶/日,且全年产量维持1350万桶/日的预期。OPEC方面,10月原油产量达2653.5万桶/天,环比增加46.6万桶/天,利比亚供应的恢复成为主要增量来源。尽管OPEC减产9国产量环比微降2.7万桶/天,但实际产量较目标产量仍小幅超出1.1万桶/天,减产执行力度的松动进一步缓解了供给端的紧张局势。
需求端的持续疲软是压制油价的核心因素。三大权威机构近期纷纷下调需求增速预期,形成强烈的市场利空信号。EIA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下调7万桶/天至122万桶/天;OPEC连续第四个月下调预期,把2025年需求增速降至160万桶/天,需求预期总量下调20万桶/天;IEA虽维持2025年需求增速100万桶/天不变,但未跟随上调预期,整体基调偏谨慎。从终端消费来看,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虽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91.4%,但外盘汽油、柴油等成品油裂解价持续盘整,未出现季节性上涨态势,说明终端消费并未同步跟进,炼厂开工率的提升更多是为库存调整而非需求提振。
库存层面的结构性变化也对行情产生微妙影响。目前美国商业原油呈现累库态势,而库欣地区原油、汽油及馏分油则出现去库,战略石油储备的补充接近尾声,拜登执政期最后一批SPR采购已完成,这一补充需求的终结将进一步削弱原油的边际买盘力量。国内市场方面,原油总仓单达671.6万桶,分布于中油大连、弘润油储等多个交割库,充足的仓单量也压制了国内原油期货的上涨空间。
此外,宏观政策与市场情绪进一步放大了波动风险。美联储官员近期持续释放鹰派信号,强调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美元虽短期承压,但高利率环境仍抑制了原油等大宗商品的投机需求。同时,市场正密切关注特朗普上台后的能源政策,其推动能源增产的主张若落地,可能进一步扩大全球原油供应过剩规模,摩根大通此前预测相关政策或使长期均衡油价降至70美元/桶,当前WTI原油价格已跌破该关口,市场对后续走势的悲观预期浓厚。
综合来看,11月14日原油市场在供需平衡打破、机构预期下调及政策不确定性的多重作用下,震荡盘整格局难改。短期需关注OPEC是否会调整减产策略及美国后续库存数据,若需求端无实质性改善,油价重心下移的趋势或将延续,投资者需警惕单边下行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