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1月5日),现货黄金目前位于3945.76美元/盎司附近,涨幅为0.36%。
黄金市场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格局:央行购金筑底长期需求,消费市场内外分化
1.供应端:矿产金增量有限,回收金补充短期供给
全球黄金供应维持刚性特征,2025年三季度矿产金产量同比仅增长1.2%,主要金矿企业受开采成本上升(能源价格波动、人工成本增加)影响,扩产计划普遍延后。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矿产金年产量已连续三年稳定在3600-3700吨区间,短期难有显著增量。
回收金成为短期供给弹性来源,10月国际金价回调期间,全球黄金回收量环比增长8%,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释放存量供给。但国内回收市场表现平淡,因首饰金价格与国际金价背离——11月3日周大福首饰金价达1259元/克,较伦敦金现对应价格溢价超40%,消费者惜售情绪浓厚,回收量环比仅增长2%。
2.需求端:央行购金成压舱石,消费与投资需求分化
结构性需求支撑显著:全球央行购金延续强劲态势,2025年三季度净购金量达220吨,环比增长28%,创2024年二季度以来新高。新兴市场央行是主要买家,印度、巴西等国为对冲美元资产风险,持续增持黄金储备,这一“逆周期”配置行为形成金价长期底部支撑,也是黄金与原油等周期品基本面的核心差异点。
消费需求内外背离:国内黄金消费呈现“价格越涨越买”的特征,老铺黄金10月末调价18%-25%后,门店客流量仍环比增长15%,婚庆与投资性消费叠加推动10月国内黄金首饰销量同比增长12%。但国际黄金消费疲软,欧美地区10月金饰销量同比下降5%,受通胀回落与经济预期低迷压制,形成“国内消费热、国际消费冷”的分化格局。
投资需求阶段性退潮:黄金ETF持仓出现松动,截至11月4日,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GoldShares)持仓量较10月峰值下降6.8吨,反映短期投资者在技术面破位后获利了结。但商品类QDII基金呈现“被动增持”特征,易方达资源行业混合等产品将黄金相关标的仓位提升至15%,通过配置黄金对冲原油下跌风险。
二、宏观核心驱动:美联储政策成短期锚,地缘风险提供缓冲
1.美元与利率:鹰派降息预期压制短期估值
美联储政策转向成为影响金价的核心变量。10月议息会议虽降息25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加之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等官员公开反对进一步宽松,市场对12月降息的概率预期从83%降至65%。利率预期抬升推动美元指数反弹至99.7上方,以美元计价的黄金资产吸引力边际减弱,这与技术面中“日线级别均线压制”形成共振。
但中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趋势未改,市场预期2026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降至3.04%,实际利率下行空间仍为金价提供支撑。这种“短期压制、长期支撑”的预期差,使得伦敦金现在3900美元/盎司附近形成阶段性企稳,与原油“供需过剩导致持续承压”的逻辑形成分化。
2.地缘与政策:风险缓释与不确定性并存
地缘政治风险呈现“局部升温、整体降温”特征:中美在吉隆坡达成贸易议题框架协议、欧洲呼吁俄乌重启和谈,叠加以色列南部紧急状态解除,短期避险情绪退潮,成为10月下旬金价回调的重要诱因。但中东局势仍存变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恢复打击,美国在加勒比海军事部署升级,地缘不确定性为金价提供底部缓冲,这也是技术面未跌破3900美元支撑的核心基本面原因。
国内政策层面,11月1日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降低了产业链交易成本,长期利好国内黄金市场流动性提升。但短期未能弥合内外价差,沪金期货与伦敦金现价差扩大至2.5元/克,反映出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消费溢价的叠加影响。
黄金技术面分析
伦敦金现日线图显示,价格已连续3个交易日在3920-395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5日均线(3952美元/盎司)与10日均线(3978美元/盎司)仍呈向下发散态势,但斜率较前几日放缓,显示空头动能有所衰减。MACD指标虽维持在零轴下方,但绿柱长度从11月3日的28.6收窄至11月5日的15.2,柱状体收缩信号暗示回调力度减弱,与原油“MACD持续下行”的弱势形成对比。
相对强弱指数(RSI)从11月4日的32回升至37,脱离超卖区间(≤30),且未出现“价格创新低、RSI未创新低”的底背离形态,短期企稳概率提升。这一信号与提及的“3900-3920美元/盎司区间形成阶段性支撑”判断相印证。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