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Neils Christensen:财政环境对国际现货金银形成天然利好,甚至可能迎来新年“圣诞反弹”
美国政府在停摆43天后重新运转,尽管这场历史最长的政府停摆结束改善了地缘政治情绪,却无法遏制黄金的牛市动能。贵金属继续从上月的剧烈抛售中强势反弹。虽然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略有减弱,但有分析师开始关注更严峻的隐患:美国政府持续攀升的不可持续债务。特朗普总统再次展现出挥霍政客的特征,债务规模随之不断攀升。
特朗普再度登上头条新闻,承诺通过提高关税筹集资金向美国民众发放2000美元支票,并承诺为“爱国”空管员提供1万美元奖金。此外,他提出推行50年期抵押贷款的构想。
MKS PAM研究和金属策略主管Nicky Shiels表示,这种财政环境对黄金白银等硬性资产构成利好。这些措施实质是提前向经济广泛注入刺激资金,因为政府已察觉到经济放缓迹象,这预示着中期选举前的政策方向。为应对近期选举结果带来的民粹主义转向,特朗普将不惜以赤字和美国财政状况为代价,维持经济过热状态至2026年11月。
美国政府已面临债务销售困境。本周美国财政部10年期与30年期债券拍卖认购均弱于预期,而30年期债券销售低迷几乎贯穿今年全年。特朗普的50年期抵押贷款构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尽管美国消费者月供压力将减轻,但50年期房贷利息成本几乎翻倍。展望未来,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将持续支撑国际现货金银价格,甚至可能迎来新年“圣诞反弹”。
分析师Barbara Rockefeller:表现资金可能正在涌入美元?市场逻辑已经混乱到极致...
国际现货黄金持续回升,避险情绪似乎正在主导市场。而比特币则延续近期跌势,这也符合避险模式的特征。然而美国及全球多国股指却处于或接近历史高位,波动率指数也从十月中旬的高点回落——从股市表现来看,我们无法验证避险情绪主导市场,尽管科技股板块出现些许波动。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经济总能从政府停摆中迅速完全复苏。明天亚特兰大联储公布的GDPNow预测值可能依旧亮眼,预计将达到4%左右的高位。近年来该指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尽管通常略有高估。假设经济保持一贯韧性,这又将为风险偏好上升提供一个理由。那么美元走势究竟取决于特朗普因素与疲软增长(避险),还是强劲增长与就业数据无关紧要(风险偏好)?关于美联储十二月不会降息的议论暗示避险情绪,但这也可能意味着资金正在涌向美元避险。
当前市场逻辑混乱程度已达极致。观察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便能印证——作为美元指数核心成分,欧元正处于下行修正阶段,除非重大事件发生才可能扭转走势。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荷兰国际银行:原油库存达到了自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这一角度处于2014年以来的最低位
尽管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度库存报告表现悲观,但昨日油价仍收高。此外,国际能源署(IEA)的月度报告再次强调了对2026年将出现大规模石油过剩的预期。
EIA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640万桶,增幅超出预期,也高于前一天美国石油协会(API)报告的130万桶增幅。这使得原油库存达到了自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从季节性角度看,库存水平处于2014年以来的最低位。此次库存增长主要源于出口疲软,周环比下降了155万桶/日。在成品油方面,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分别减少了94.5万桶和63.7万桶。出现这种库存下降的同时,炼厂开工率却周环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达到89.4%。随着炼厂维护期结束,开工率预计将继续提升,而健康的炼油利润也可能支持更高的开工率。
IEA的月度报告继续表明市场供应充足。该机构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将分别增加310万桶/日和250万桶/日。与此同时,需求增长预计更为温和,IEA预计2025年需求将仅增长79万桶/日,2026年再增长77万桶/日。在石油库存方面,IEA估计全球观察到的库存9月份激增7770万桶,其中浮仓库存大幅增加。此外,初步数据显示,10月份全球库存因浮仓库存再次增加而进一步上升。
SEB:基本面重掌话语权,油价回归现实,预计将开启这三步调整
布伦特原油昨日几乎回吐了10月22日美国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及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后的全部涨幅。制裁措施曾短暂扭曲全球供应过剩的市场现实,但基本面压力现已重新显现。我们始终认为:其一,制裁无法阻止俄油通过“影子舰队”及多种船对船转运方式流入市场--自2022年以来这套运作已臻成熟;其二,特朗普政府未必会严格执行原定11月21日生效的制裁措施,而且制裁措施很可能会被延期或取消。因此,现在我们几乎回到了美国宣布制裁之前的状态。
与此同时,欧佩克修正第三季度全球供应过剩至每日50万桶的举措加速了油价下跌。该组织一直坚称需求强劲,而IEA和EIA则持续预警供应过剩。但凭借其在实体油市的重要地位,欧佩克观点始终获得市场信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非经合组织国家占据全球消费主导地位,油市透明度正持续下降。
而根据最新的IEA月报,2026年市场平衡仅需欧佩克每日产出2540万桶原油,较其10月实际产量低370万桶。这迫使欧佩克+面临艰难抉择:扞卫市场份额还是维持油价?自8月以来,美国页岩油钻井平台数未降反增,目前达414口。若要让出市场空间,我们认为需将油价压制至50美元区间方能抑制美国产量。我们预计市场将经历三步调整:油价先跌入50美元区间,继而美国钻机数下降,最终欧佩克+采取行动稳定市场。
分析师Carolane de Palmas:日本央行加息时机二选一,12月还是1月更合适?
日本央行再度置身于政治压力、经济数据与市场预期的夹缝之中。市场对日本央行何时启动下次加息的猜测日益升温。但这一决策面临多重制约——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持续呼吁货币支持政策,与央行对通胀及日元疲软的担忧形成直接冲突。在日本央行12月会议临近之际,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日本薪资增长与日元走势能否最终给予央行足够行动信心。
目前日本央行面临两个关键时间窗口:若12月15日发布的季度短观调查显示企业计划在2026年实施大幅涨薪,且盈利能支撑该计划,12月日会议可能成为加息契机。但更多分析师倾向央行将采取审慎策略,等待至1月会议。届时主要制造商已敲定年度薪资方案,政府刺激计划细节也更加明朗,加之日本央行可借助季度展望报告全面阐述决策依据,能更好应对必然引发的政治争议。
然而,拖延决策同样蕴含风险。推迟加息可能引发日元进一步贬值,推高进口成本并加剧通胀——这正是央行极力避免的局面。这种货币贬值与输入性通胀的恶性循环,使日本央行陷入两难:过早加息可能扼杀刚萌芽的薪资增长与经济复苏,过晚行动则纵容货币弱势引发有害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汇率因素同时凸显全球货币政策的联动性。美元兑日元走强既反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也关联日本即将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在这个依赖进口的经济体中,汇率稳定已不仅是次要考量,更日益成为影响通胀前景与货币政策的核心要素。若日元开启新一轮跌势,汇率稳定或将超越日本数据,成为决定央行下次行动时点的最终推手。
荷兰合作银行:即使10月份的数据最终发布,10月份数据收集的质量可能已受到影响
随着政府重新开门,我们正在等待关于联邦机构收集的经济数据(被推迟)发布的公告。9月份的就业报告很可能即将发布,因为它原定于10月3日发布,因此可能在政府停摆前已基本或完全完成。而且,由于数据已经收集完毕,通过召回劳工统计局的关键人员,9月份的CPI报告得以在10月发布。
然而,由于政府停摆始于10月1日,10月份的数据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此前已给预期泼了冷水,她表示10月份的就业报告和CPI报告“很可能永远不会”发布。她指出政府停摆导致难以收集10月份的必要数据。昨天我们提到,即使10月份的数据最终发布,10月份数据收集的质量可能已受到影响,从而削弱了其可靠性。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下一次会议将于12月9日至10日举行,这意味着委员会将不得不依赖11月份的就业报告(定于12月5日发布)和CPI报告(定于12月10日发布)。然而,由于现在已是11月13日,本月的数据收集已经滞后,这也可能影响11月份报告的质量。这意味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不得不比以往更多地依赖其他数据及其先前的信念。如果这些先前的信念反映在9月份的双峰点阵图中,那么12月的会议上鹰派和鸽派之间可能会有一场激烈的争论。
(亚汇网编辑:林雪)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