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James Hyerczyk:国际现货黄金等待新的催化剂,关注停摆谈判进展和美联储最新表态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在上周窄幅波动后仍坚守在4000美元上方。这一表现凸显了市场对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担忧,美国政府停摆大致持续40天左右,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迫使市场依赖替代指标。劳动力市场数据呈现矛盾信号:挑战者公司报告显示10月裁员153,074人,创2003年以来最高水平,而ADP则显示私营部门新增4.2万就业岗位超预期,这种数据混乱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健康的担忧。由于核心经济指标没有明确的可见性,避险资金流入国际现货黄金获得了吸引力。长期停摆也引发了人们对更广泛的经济稳定性的担忧,有助于限制贵金属的下行空间。
美联储政策预期成为国际现货黄金走势的关键驱动力。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底降息后警告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但其他官员的鸽派言论和疲软的劳动力数据推动市场预期大幅上升,CME FedWatch工具显示12月降息概率已升至67%。这种预期的转变有助于支撑金价,尽管美联储决策者因缺乏可靠经济数据而态度谨慎。
美元走弱和美债收益率下降进一步强化了国际现货黄金的吸引,科技股指数遭遇七个月来最差周表现,风险厌恶情绪蔓延至贵金属市场。
在更广泛的政策与利率环境之外,亚洲关键市场的实物黄金需求依然低迷,当前市场缺乏明确催化剂,国际现货黄金在4000美元上方的稳固表现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持续担忧。随着政府停摆持续,关键经济数据继续缺失,市场将密切关注停摆谈判进展和美联储最新表态。在通胀高企、劳动力市场疲软和政策不确定性交织的背景下,国际现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将持续存在。未来若出现经济数据恶化或美联储政策转向,国际现货黄金可能突破当前价格波动范围,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分析师Muhammad Umair:美国经济黄金正在提升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当前经济环境正显着推升国际现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密歇根大学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52.3,创历史最低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步跌至50.3,接近2022年历史低点,反映出公众对通胀侵蚀购买力、经济前景恶化及长期稳定性丧失的深度忧虑。这一信心崩溃与股市高位形成尖锐对比:尽管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实体经济却显露疲态,长途货运活动同比下降30%,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ADP数据揭示10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4.2万虽超预期,但前值被大幅下修,职位空缺降至2020年最低水平,凸显劳动力市场动能持续衰减。同时,通胀压力持续攀升,70%的制造商报告成本转嫁,可能引发第二波通胀,迫使美联储陷入政策两难——降息或刺激通胀反弹,加息则可能加剧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压力,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效力正逐步减弱。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的历史高位曾达到4380美元,其强势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美国债务高企、持续通胀压力、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央行创纪录增持形成核心支撑。美国货币供应量(M2)在2025年9月达22.20万亿美元新高,叠加全球央行加速多元化配置、减少美元资产依赖,为国际现货黄金提供长期基本面支撑。
10月的金价回调被市场视为季节性调整,可能已构筑长期底部。我认为国际现货黄金的长期支撑位稳固于3700美元和3300美元,任何回撤至该区间均应视为战略性机会。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政策稳定性存疑的背景下,国际现货黄金的避险属性将持续强化:消费者信心崩溃与实体经济疲软并存,通胀黏性与政策两难并存,而央行持续购金与货币超发趋势未改。国际现货黄金有望在3700-3300美元区域吸引资金流入,并推动价格挑战更高水平,可能在几个季度内冲击8000美元。随着美联储政策空间收窄、市场对金融体系脆弱性认知加深,国际现货黄金作为实物资产的配置价值将愈发凸显,成为抵御经济动荡的核心工具。
分析师James Hyerczyk:库存积压叠加需求走软,油市基本面仍然不利
上周轻质原油期货延续跌势,12月合约最终报收59.75美元/桶,单周跌幅达2.02%。多重利空因素叠加导致市场抛售压力加剧:美国原油库存意外激增、本土产量维持历史高位、全球需求放缓等负面信号,已完全抵消OPEC+象征性减产及中国进口量回升的支撑作用。
供应端压力成为近期主导因素。EIA最新数据显示,商业原油库存单周暴增520万桶至4.212亿桶高位。此前API数据已显示库存意外增加652万桶,令市场措手不及。当前美国原油产量维持在每日1380万桶的历史水平,炼厂开工率下降导致库存压力持续累积,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
OPEC+减产政策收效甚微。尽管此前宣布12月追加13.7万桶/日减产计划,并暗示2026年初将暂停进一步减产,但市场普遍认为力度不足。沙特阿拉伯大幅下调对亚洲客户的原油官方售价,直接反映其对远东市场需求疲软的判断,此举更引发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深度忧虑。
全球需求端持续走弱。美国汽油消费和航运活动双降,摩根大通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每日85万桶。日本PMI跌至18个月低点,暗示工业用油需求前景堪忧。
基本面显示,美国页岩油增产、库存持续累积与全球主要经济体需求放缓形成共振效应。即便存在季节性成品油需求回升和中国短期采购支撑,全球油市供需平衡仍趋于宽松。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仍聚焦于供应端调整速度能否匹配需求端收缩幅度。除非市场看到库存显着下降或实物供应出现意外中断,否则本周油价可能继续承压。
分析师Luca Mattei:G7构建缓冲机制,能源动荡会否缓解?
七国集团在10月底的部长级会议中悄然重塑全球能源格局,通过协调加强油气储备、降低对俄罗斯供应链依赖及强化跨大西洋合作的计划,标志着战略性能源管理重新成为西方政策核心。面对中东冲突、北极航运风险、印太咽喉要道及气候变异等多重冲击,七国集团旨在构建缓冲机制,防止能源动荡向通胀和增长传导。跨大西洋三角(美、欧、英)形成新协作框架。这种转变使影响力评估标准从产量规模转向储备调度能力。WTI原油在60美元附近呈现政策锚定的平衡态势,每一次下跌都会吸引谨慎的买盘,每一次反弹都会迎来平静的获利回吐。波动性本身被视为一种政策变量,通过协调、信息传递以及必要时的小幅调整来加以控制。
对于交易者而言,行情节奏与政策节奏的这种一致性至关重要。结构预示着市场信心的动摇,而政策则预示着市场信心可能受到考验。当各国部长预先承诺协调合作时,市场会推断波动性存在一个软性上限,仓位也会随之调整。能源资产正从大宗商品向宏观配置标的转变:原油尾部风险因储备缓冲而降低,天然气受区域基础设施制约,能源股波动与政策信号关联度提升。
交易逻辑需要融合库存数据、液化天然气船期与政策日历分析,因为这些信息承载着不亚于每周库存报告的市场信号。七国集团正在构建受控的能源资本主义模式——不追求固定价格,而是通过协调机制减小冲击幅度。当行情与地缘政治传递相同信号时,市场正在学会为稳定性定价,可预测性已成为最珍贵的能源。
高盛:日本央行短期内“落后于曲线”的风险较小,通胀水平将会跌破X%
我们根据外汇团队对于美元兑日元的价格走势更新以及在日本政府新出台了价格调控措施后,修订了对日本2026财年的通胀预期,将核心CPI预测上调至1.6%。此次调整主要源于外汇研究团队下调美元兑日元汇率预测(未来12个月目标从135上调至145)。
但即便在上调之后,我们仍然认为日本在2026年财年通胀水平将跌破2%,主因是食品通胀放缓及政府能源价格管控措施。这意味着日本央行短期内“落后于曲线”的风险较小。
此外,预计核心CPI未来将稳定在2%下方,而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方向取决于能否实现潜在通胀率持续稳定在2%的政策目标。提升潜在通胀率需要形成工资与物价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虽然工资与企业服务价格加速上涨显示潜在通胀坚挺,但劳动力成本占比高的私营服务价格指数增速仍处于低位,表明实现政策目标尚需时日。
不过,稳定提升潜在通胀所需的长期通胀预期正在稳步改善,我们仍将实现潜在通胀率持续上升作为基准预测情形。
花旗:美国消费数据出现分化,可能对经济增长疲软构成新的信号...
周四,美国消费类股票遭受重击,疲软的企业财报、低迷的私人就业数据以及持续的政府停摆共同打击了市场情绪。尽管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利好影响,本月美股仍有可能收涨,但我们追踪的数据显示高端和日用消费股的分化将持续加剧。今晚将公布消费龙头企业的财报
标普500零售ETF本周因整体财报不及预期而承压。除每股收益未达目标外,更令人担忧的是管理层对中低收入消费群体的评论。价格走势表明消费者处境不佳,但交易部门指出目前资金流动相对平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端消费品牌的表现依旧强劲。交易员指出,随着股市创新高且2026年上半年有望推出刺激政策,这类股票具有相对防御性。我们的周度信用卡数据显示珠宝消费近期的增速最快,而电子产品和服装支出的强劲表现也印证了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花旗奢侈品价格追踪器显示奢侈品牌正专门针对美国市场提价,这反映了强劲需求。
与之形成分化的是,日用消费数据因政府停摆、营养援助计划福利担忧及劳动力市场疲软而显露弱势。消费部门指出停摆每持续一天将约有4亿美元的日薪无法支出,进一步加剧了日用消费数据的下行压力。最新数据还显示美国餐厅交易额同比下降1.4%。
市场将密切关注家得宝、塔吉特、沃尔玛和劳氏等消费龙头于11月17日当周发布的财报。若传统消费旺季表现疲软,将构成新的预警信号。
(亚汇网编辑:林雪)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