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话核心背景:政策空窗期的信号释放
  
	
11月4日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正值关键时间窗口:10月已完成年内第二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4.00%),12月政策方向待定,且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多项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当日讲话的核心官员包括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丽莎?库克,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2027年FOMC票委)及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覆盖“鹰派”“鸽派”及中间派立场,对市场预期影响深远。
  
	
二、四大核心官员讲话要点解析
  
	
1.斯蒂芬?米兰(理事,鸽派代表):呼吁激进降息50基点
  
	
政策立场:明确主张进一步大幅宽松,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过度紧缩”。
  
	
核心论据:
  
	
通胀前景乐观:对通胀回落速度的判断优于其他委员,认为无需维持限制性政策;
  
	
信贷风险预警:近期信贷市场零散压力信号,实为政策过紧的体现;
  
	
利率定位偏差:中性政策利率远低于当前水平,需通过系列50基点降息校正。
  
	
市场影响:强化市场对“激进降息”的想象空间,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其讲话后12月降息25基点概率从62%升至67.3%。
  
	
2.丽莎?库克(理事,中间派):数据依赖下的开放态度
  
	
政策立场:支持既往降息,对12月行动持“不预设路径”的观望态度,为特朗普起诉后首次公开表态。
  
	
核心论据:
  
	
双重风险平衡:就业下行风险大于通胀上行风险,10月降息是“政策正常化的渐进步骤”;
  
	
数据约束凸显: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缺失,12月决策需依赖后续信息补全;
  
	
政策弹性原则:每一次会议都是“实时会议”,不排除降息可能但无必然承诺。
  
	
关键表述:“利率过高恐加剧劳动力市场恶化,降息过快或致通胀脱锚,需动态权衡”。
  
	
3.玛丽?戴利(旧金山联储主席,中间偏鸽):认可既有宽松,警惕通胀
  
	
政策立场:支持年内50基点降息,对12月决策持开放态度,但强调通胀目标优先级。
  
	
核心论据:
  
	
政策效果肯定:两次降息使美联储处于“更有利的风险应对位置”;
  
	
经济信号分化:通胀仍高于2%目标需持续关注,同时劳动力市场“明显放缓”;
  
	
决策逻辑:需在“压制通胀”与“维护就业”间寻找平衡,拒绝预设政策路径。
  
	
4.奥斯坦?古尔斯比(芝加哥联储主席,鹰派代表):加息门槛显著抬升
  
	
政策立场:反对过早进一步降息,强调通胀风险未消,降息门槛高于前两次会议。
  
	
核心论据:
  
	
通胀隐忧:过去三个月核心通胀年化率3.6%、核心服务通胀近4%,“正朝错误方向发展”;
  
	
政策兑现:年内两次降息已达成预期,无需额外宽松;
  
	
就业信心:失业率稳定在4.3%,暂未出现需政策救市的恶化迹象。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