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数据显示 消费市场增势较好

今天08:01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增势较好;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增长较快,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强劲,食品及保健品消费平稳增长。专家认为,在多元需求和优质供给双重驱动下,国庆中秋假期的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活力。随着更多扩内需相关政策的落地,消费潜力有望持续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动能。

  商品消费结构优化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我回老家和家人团聚。我给爸妈买了新手机,中秋赏月时拍的照片效果真不错。”在北京工作的田先生说。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数码产品、汽车、金银珠宝等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黄金价格上升带动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

  “国庆中秋假期商品消费绿色智能导向鲜明,数码产品因以旧换新补贴销量攀升。升级类消费表现突出,适老化改造产品、高端家电等受青睐。场景融合加速,线上直播间下单与线下即时配送结合,提升购物体验。”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家电消费看,苏宁易购门店平台事业部负责人表示,更多主打智能健康、场景融合的新趋势家电以普惠价格走进千家万户。苏宁易购的智能厨电套装销售增长167%,投影仪、咖啡机、家庭游戏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45%、181%、292%。

  消费结构优化,消费总量也在攀升。中国人民银行介绍,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亿笔,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与2024年国庆假期相比,分别增加95.23亿笔、1.86万亿元。

  旅游消费活力激发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内蒙古赤峰市大青山看到,自驾车辆在山脚下排成长队,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背着登山杖,带着运动相机,拉着家人、牵着小狗,走进秋意渐浓的山林。

  这幅自驾赏秋图景,是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流动的中国”的缩影。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深度体验成为游客心之所向。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在美团旅行平台上,在同一城市停留七至八天进行深度游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

  “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出行方式,让更多城乡生活场景、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成为新型旅游吸引物,拓展了旅游产业的边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政策支持料加码

  更多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已在路上。商务部此前表示,接下来还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特色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各地推出的特色民宿受到消费者青睐,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酒吧、茶馆等休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6%、7.1%。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住宿+博物馆”“住宿+IP”等是酒店服务提质升级的选择。例如,上海临港锦江国际酒店携手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门票及讲解客房套餐,配备航海主题客房。

  “住宿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相关企业亟需提升管理效率。”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相关政策或推动住宿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帮助住宿业与当地其他文旅资源更好地对接,打造品牌优势。

  付一夫认为,住宿业是服务消费核心板块,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则有助于打通服务消费链路。他建议,增开旅游专列、优化“车票+景区”联票服务,放大跨区域流动效应;完善车站接驳服务,进一步释放“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新型消费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