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以效率破局 书写“港通天下”答卷

今天12:02

厦门港的繁华,是一部跨越百年的迭代史。

百年前的厦门港,不仅是国内外航运贸易中转港,更是东南沿海贸易中心。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到:近代厦门乃是“海上中国”的一个焦点。

但辉煌亦有没落时。

万国通商的商港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中逐渐沉寂,一度成为海防前线。改革开放后,这座百年老港再次崛起。

??资料图:厦门港,海沧港区。

上世纪80年代初,厦门港恢复沿海客运航线并开辟集装箱运输。

2011年,厦门港成为我国第四个国际航运中心;

2017年,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如今的厦门港已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91条,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1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保持千万标箱级别。

能在激烈的全球港口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厦门港的核心底气来自比拼效率。

在这里,平均在泊时间是1.06天,中小型船舶一般不超过一天就要出港,装卸效率位居全球前三。

这份高效,织就了“丝路海运”网络,朋友圈持续扩大。

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这些年,厦门港便以“丝路海运”为核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中构建起独特优势。

自2018年“丝路海运”开行以来,截至2025年6月,厦门港61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累计开行12859艘次,完成1447.14万标箱吞吐量,占全国“丝路海运”总吞吐量的61.7%。

通过“丝路海运”的服务标准制定和评选,厦门港让全球海运效率得到逐步提升。

但厦门港没停留在单一优势里,而是顺着产业脉络延伸出更精准的服务。

近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火热,锂电池作为“新三样”之一,出口需求激增。厦门港敏锐抓住机遇,主动构建起适配新能源产品的“专属通道”。

一方面,厦门港口管理局与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海事局联合印发全国首个针对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另一方面,启动海天、嵩屿、国际货柜、远海等四个码头的冷藏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项目建设,规模体量全国领先。

“量身定制”服务让厦门港成了福建锂电池出口首选港。

2023年以来,福建省锂电池出口连续两年破千亿元。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635.68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厦门港锂电池出口量占福建省96%,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出海大通道。

不仅如此,厦门港还利用海铁联运突破地理的局限,高效链通全球市场。

与青岛港、天津港等可以依托北方广袤腹地不同,厦门港内陆腹地曾局限于闽赣地区,但通过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成功打破地理边界,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中西部省份。

除了南昌至厦门海铁联运天天班,厦门港还打造了麻城—厦门石材出口、南平—厦门家具出口、三明—厦门化肥出口等特色线路,将内陆腹地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

2025年上半年,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完成作业量7.57万标箱,同比增长21.7%。其中,湖北—厦门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3.95倍。

如今,厦门港不仅是驱动福建港口经济的核心引擎,更是中国联通世界的重要支点。

当“丝路海运”电商快线两天把跨境包裹运至马尼拉,当满载储能集装箱的巨轮驶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当湖北麻城的石材通过海铁联运远销欧洲……这座百年大港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愈加关键的角色。

(“三里河”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