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曲靖9月14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夜幕降临,曲靖西门老街渐次亮起灯光,星星点点映照着青砖黛瓦,流淌出一股久违的“老街烟火气”。茶咖吧里的轻声交谈、庭院展演的鼓乐声、非遗手作的细腻工艺,让人仿佛走进一场专属曲靖的夜间盛宴。
9月12日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直播活动之“爨韵夜曲靖”在曲靖市西门老街举行。活动通过主题直播、网络大V创作和线下沉浸式体验,聚焦曲靖夜经济的独特场景,让“老街+新业态”的融合新貌走进大众视野。
老街焕新:从“沉寂”到“人气复苏”
曲靖市西门街是麒麟城内最古老、最集中的历史街区,600余年的“五街四巷”完整保留了古老格局与街巷肌理。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老化、业态单一,片区一度陷入沉寂。
2024年,曲靖市麒麟区启动“微更新”,通过政府引领、社会投入、群众参与的方式,像“绣花”般细致推进老街改造。如今,新兴业态从不足10家增加至88家,每月还在持续新增。百年老店、潮流新店与精致小店“百花齐放”,文创市集、非遗表演、庭院展演等活动超过50场次,老街重现“白日市井、夜间烟火”的热闹景象。
“以前晚上这片几乎没人,现在人挤人。”在糖行街卖烧饼的李先生笑着说。他是曲靖本地人,曾远赴江浙学艺,把烤饼技艺与云南人口味结合,开起了一家烧饼小店。除了梅干菜等传统口味,他还创新推出榨菜、豆沙、玫瑰、葱肉等五种馅料,10元4个的亲民价格让这份小吃成了老街上的“人气招牌”。修葺一新的天池别院被命名为“麒麟文旅新空间”。负责人介绍,天池别院前身是黄家大院,改造时既保留了老建筑的文化肌理,又引入咖啡、茶饮等新业态,并专门开辟出阅读区,让这座老宅在书香与茶香中焕发新生。
目前,老街上的新兴业态数量已从改造前的不足10家增至88家,每月仍以十余家的速度增长,百年老店、精致小店、潮流新店在此交相辉映。
新兴夜市:年轻力与创业梦的舞台
在麒麟区益宁街道花柯社区的南市夜街,另一种热闹正在上演。夜市汇聚了数百种小吃和商品,本地小黄牛肉串、秘制烤鱼、烤生蚝等香气扑鼻,甜品、炸洋芋、卤味小吃更是“圈粉”无数。
“这儿太热闹了,既能吃还能唱。”来自四川宜宾的游客笑着说。夜市在烧烤区旁设置了免费卡拉OK摊位,游客可以随性登台献唱。人群中,一些“跑调歌手”的欢笑和掌声,把夜市的氛围推向高潮。
花柯社区还将闲置的土豆批发市场改造成“70花柯·曲靖时光”,打造200多个铺面,其中一半由“90后”“00后”创业者经营,夜市成为青年创客的新舞台。“我们不仅能低成本创业,还能得到政策支持和创业沙龙的指导。”一位摊主说。如今,南市夜街年交易额超7000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
“原来因为我自己是爱吃螺蛳粉,但是我在曲靖没有吃到很好吃的,有想法说把这个东西带过来。”来自广东的王先生说。他和家人如今已是“新曲靖人”,因为避暑爱上这座城后,在“70花柯·曲靖时光”接连开了面包店和螺蛳粉店,如今两家店都成了街区的“人气王”。王先生认为,相比广东,曲靖的创业成本较低,竞争压力较小,生活成本也更低,但能获得更高的生活体验。气候环境适宜宜居,这些因素促使其在曲靖长期发展并买房定居,同时当地社区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不知道是不是外地人加持,曲靖这边的社区给的帮助确实很大,包括什么内部信息他们经常会通知我们,我就是接收到了这样的消息所以才下决心在这里创业。”
文旅融合:夜经济里的“人气与诗意”
不仅是老街与夜市,曲靖的夜经济正在形成“商文旅”融合新格局。西河公园、麒麟巷步行街、酒吧一条街等地,各具特色;演唱会、非遗展演、文化夜市等活动频频上演,成为年轻人和游客流连的理由。
“夜经济不仅仅是吃和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曲靖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曲靖将持续优化夜间经济布局,把烟火气转化为发展力,让“曲靖不夜城”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夜色渐浓,西门老街的灯火依旧辉煌。曲靖的夜晚,既有市井热闹的烟火气,也有诗意流淌的文化味。夜经济这片“新蓝海”,正在点亮城市发展新引擎,也让更多人看见“夜曲靖”的无限可能。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