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其中,要求“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增强地方财力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财力保障至关重要。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分别安排27340亿元、4795亿元,加强地方财力保障,支持地方做好“三保”工作。
资金安排有力度,预算下达就有速度。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此外,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大幅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超10万亿元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保持较高增幅,是做好‘三保’的有力保障。同时,资金到位快,有效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说。
今年预算报告强调,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和库款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特别是发放到个人的保基本民生和保工资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付资金,严格控制新增暂付性款项;动态监测地方财政运行,强化风险预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及时防范化解“三保”风险。
各地坚持将“三保”摆在预算安排的优先位置,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北京市上半年市对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下达1719.7亿元,同口径增长8.3%。同时,建立健全财政运行监测机制,从财政收支情况、重点资金执行、地方财政运行3方面设立9类27项监测指标,对各区财政运行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
河南省上半年县级“三保”支出累计达1738.7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辽宁省结合实际修订2025年省级“三保”保障清单,开展“三保”预算编制审核,落实落细“三保”工作制度保障、财力下沉、动态监控、资金调度、应急处置、激励约束6项长效机制,做到预算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调度。
增进民生福祉
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近期,一系列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政策落地,“投资于人”落到实处,精准回应民生关切,实实在在地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支撑、保障。
今年以来,财政持续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
就业优先战略方面,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按照全国总体2%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障服务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99元,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一系列民生投入清单,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财政支出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彰显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等领域投入持续加强,既扎实保障民生需求,又着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说。
强化制度保障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强化保障、久久为功。近年来,中央层面积极构建“三保”长效机制,采取了压实各方责任、增强地方财力、强化库款调度、缓解债务压力、加强动态监测等重要措施。
各地强化制度建设,落实资金保障,织密“三保”安全网。山东省在部署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中,聚焦加强基层“三保”管理,明确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确定“三保”范围标准,制定“三保”清单,明确保障范围、具体项目和保障标准,各级“三保”拟提标事项严格按程序报上级批准;严格“三保”预算编制审核,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足额安排“三保”预算,“三保”支出预算未足额安排前,不得安排其他支出;强化“三保”运行监测预警,必要时给予相关市县流动性支持等。
北京市明确提出坚持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优先位置,严格落实分级责任,动态更新“三保”清单和范围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和库款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河南省提出,省财政将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优化资金调配,严格实施“三保”标识管理、县级月度“三保”支出调度管理等措施,确保全省“三保”不出问题。
李旭红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分配机制,增强地方自主财力,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通过经济增量更好地获得财政收入提升。
“管好用好‘三保’资金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切实发挥政策效果,需要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监督审查,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何代欣说。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