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投资于人” 财政加码支持民生领域

今天06:31

  从近日财政部和各地发布的前7月财政收支情况看,今年以来,央地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于人”,民生领域支出保障有力。专家建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3327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410亿元,同比增长2.5%。

  从支出结构看,民生领域支出增速较快。数据显示,1-7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前7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合计支出超6万亿元,规模及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

  国泰海通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认为,7月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体现了财政支出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的政策取向。

  民生领域支出保障有力,这一特点在各地公布的前7月财政收支数据中得到印证。1-7月,北京市教育支出740.0亿元,增长7.9%,主要是适应学龄人口趋势变化,落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支持扩充中小学学位和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新校区开办等;云南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95.6亿元,教育支出完成696.3亿元,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分别为20.4%和17.9%。

  加大惠民政策供给力度

  近段时间以来,多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陆续出台,包括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中央财政将“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等。

  “近期连续推出了包括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不断完善,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说。

  在袁海霞看来,财政通过“真金白银”支持减轻育儿成本、提振消费,有助于惠民生、扩内需,体现出“投资于人”导向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同时,相关政策实施资金来源中,中央财政承担比例较高,也有助于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地方层面正因地制宜,加大惠民政策供给力度。福建省日前印发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按照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要求,制定福建省落实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加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产科、儿科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

  助力企业稳岗保就业,广西财政厅落细落实“降、返、补”等政策措施,上半年统筹6.7亿元,减征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22.4亿元,全力为企业松绑减负,持续稳固就业基本盘。多地财政部门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河北省明确,2025年至2027年底,全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专家认为,后续财政支出将更重“投资于人”,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看来,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支持力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体现“投资于人”的发展理念。

  从政策层面看,财信证券报告认为,在需求端,兼具提高福祉、缩小差距和减轻刚性支出负担三重效应的民生补贴政策有望稳步加码并常态化,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惠民生政策亦值得期待;供给端“投资于人”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增加有效服务供给。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