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纽盘,瑞郎兑美元交投于0.8056,跌幅为0.23%。
瑞郎基本面分析
瑞郎(瑞士法郎,CHF)作为全球主要避险货币之一,其基本面分析需结合瑞士经济结构、货币政策、贸易特征、地缘环境及外部联动性等多维度展开。以下从核心维度解析其当前基本面:
一、经济基本面:稳定为核心特征
瑞士经济以“高附加值、低波动”为显著特点,金融业、精密制造业(钟表、医疗器械、高端机械)、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经济韧性较强。
GDP增长:瑞士经济增速长期保持温和稳定,2024年全年GDP增长约1.2%(受全球需求放缓影响略低于2023年的1.5%),2025年上半年预计维持在1.0%-1.3%区间,主要依赖内需(消费占比超60%)和高端制造业出口支撑,避免了欧元区部分国家的“停滞风险”。
通胀水平:瑞士通胀长期处于低位,2025年7月CPI同比上涨1.1%,核心CPI(剔除能源和食品)同比0.8%,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也低于瑞士央行“2%以下且接近2%”的宽松目标上限。低通胀源于瑞士法郎的强购买力、稳定的能源供应(水电占比高)及价格管制机制,这为央行维持宽松政策提供了空间。
就业市场:失业率长期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7月失业率为2.1%,劳动力市场紧张但未引发显著工资-通胀螺旋(高端产业劳动力技能匹配度高),进一步支撑内需稳定性。
二、货币政策:以“汇率管理+低利率”为核心
瑞士央行(SNB)的政策目标兼具“物价稳定”与“汇率平衡”,因瑞郎过度升值会严重冲击出口(出口占GDP约60%,且多以欧元计价)。
当前利率:截至2025年8月,瑞士央行政策利率维持在-0.1%(自2024年12月从-0.25%上调后未再调整),是全球少数仍维持负利率的主要央行之一。低利率政策旨在抑制瑞郎过度走强,同时避免对内需和房地产市场(瑞士房价长期高位)造成紧缩冲击。
汇率干预倾向:瑞士央行曾多次明确表示“必要时将干预汇市以防止瑞郎过度升值”。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因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地缘风险升温,瑞郎对欧元一度逼近1.05(历史强位),央行通过卖出瑞郎、买入欧元和美元进行干预,累计干预规模约300亿瑞郎,有效缓解了升值压力(当前欧元兑瑞郎在1.08-1.09区间波动)。
政策预期:市场普遍认为,在欧元区维持利率稳定、瑞士通胀未突破2%的背景下,瑞士央行短期内(2025年下半年)大概率维持利率不变;若欧元区启动新一轮降息或全球避险情绪激增推升瑞郎,不排除央行扩大干预或进一步放宽政策的可能。
三、贸易与经常账户:持续盈余支撑货币信用
瑞士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是瑞郎的核心支撑因素。
贸易结构:2025年上半年,瑞士出口额约1500亿瑞郎,进口约1200亿瑞郎,贸易顺差300亿瑞郎。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钟表占15%、医药占30%、精密机械占20%),需求弹性低,受全球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进口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进一步扩大顺差。
经常账户:2024年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达12.3%(主要来自贸易顺差和金融服务业净收入),2025年上半年延续这一趋势。巨额盈余意味着市场对瑞郎的长期需求稳定,为其“避险货币”地位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避险属性:地缘风险的“安全港”效应
瑞郎的避险属性源于瑞士的中立国地位、政治稳定性、低债务水平(政府债务占GDP约40%)及强大的外汇储备(约8000亿瑞郎,全球第五)。
当全球面临地缘冲突(如中东局势、俄乌冲突余波)、经济不确定性(如美欧贸易摩擦、全球衰退担忧)时,资金会涌入瑞郎资产(如瑞士国债、法郎存款),推升其汇率。2025年以来,因美国对欧盟加征部分工业品关税引发市场避险情绪,瑞郎对美元、欧元均出现阶段性走强。
需注意:避险属性的“双刃剑”——过度升值会损害出口竞争力,因此瑞士央行对“瑞郎强到失控”的容忍度较低,干预政策会对冲部分避险买盘的影响。
瑞郎/美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兑瑞郎)价格在最近一次交易中在盘中水平下跌,试图获得可能有助于其再次上涨的看涨动力,以卸载(RSI)上的一些明显超买条件,在EMA50上方交易中出现负面重叠信号,并在主要看涨趋势的主导下,以及在该趋势的次要支撑偏压线旁边交易。
(亚汇网编辑:冰凡)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全球正规平台排行榜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